信息来源:中国矿业报 发布时间:2024-10-14 11:19:50浏览:1425
在江苏常州,驻扎着雷竞技网系统唯一一支由地质勘查向地下盐穴储库建设转型拓展的地勘尖兵——江苏煤炭地质勘探三队(以下简称“三队”)。
三队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建队以来转战大江南北,逐鹿苏鲁豫皖,发现多个大型煤矿、盐矿等,累计探明煤炭资源量67亿吨、岩盐储量超过100亿吨。
与盐结缘促转型
上世纪70年代,三队响应徐淮地区勘探会战号召,移师北上在淮安地区找煤。然而找煤的初衷并未实现,却意外发现全国罕见的特大岩盐矿,并随后在江苏丰县、金坛等地涉足盐矿勘查,为确立江苏盐业大省地位作出了积极贡献。由此,三队也在地质勘查施工中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盐井施工经验,为日后由煤炭勘查向盐井施工转型奠定了基础。
针对我国钾盐战略资源短缺的瓶颈,三队联合江苏长江地质勘查院,连续多年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开展深层卤水钾盐整装勘查,提交了柴达木盆地首份深层卤水钾盐详查报告,查明勘查区氯化钾孔隙度资源量1.33亿吨,揭示了柴达木盆地深层卤水钾矿的巨大开发潜力。
穿针引线解难题
在盐岩开采过程中,水平对接井具有产量大、投产快、开采成本低、开采周期长等优点,被业界广泛采用。因其需要将地面距离数百米的两个竖井,在地下数千米实现水平精准定向对接,难度系数极大,被形象地比喻为“穿针引线”。
以服务盐矿为导向,三队成功攻克了盐井对接井二次造斜、开窗侧向钻进、超长水平距离绕障定向施工等多项定向钻井技术难题。凭借过硬的定向钻进和点对点精准对接技术,完成华东、华北、西北等10多个省市80余组盐卤对接井,助力盐企实现年产盐超过2500万吨。曾在重庆万州地下3601米深处,三队运用井身绕障处理技术,成功绕过两口报废的盐井空腔实现对接,为盐企恢复采卤打开新的通道。
2021年,在陕西省黄陵地热科研项目中,两口竖井井径仅为216毫米,三队成功在地面距离1138米、垂深3155米位置的高温地层中实施远程对接,创造了当年全国深度最深、水平段长度最长、温度最高、换热段最长的地热U型水平对接井纪录。
储库尖兵勇创新
在金坛地区深耕盐业市场30多年的三队,除了对该区域的地质情况了然于心,更是练就了炉火纯青的专业技能。从盐矿勘查到采卤井、对接井、地下盐穴储气及储能井施工,实现了多项技术跨越,成为全国煤田地质系统首家掌握地下盐穴储库井施工的地勘单位。
2014年,三队开始涉足地下盐穴储气库井施工,逐步实现了从直井施工向大口径型丛式井施工转型。他们攻克大口径定向技术难关,实现同一井场可施工完成多个直井或“S”井,实现地下多个不同方位盐腔的联通和利用,既减少地面用地,又增加建库数量,助力储气库规模化、集成化运营和管理,开创了全国盐腔储气库建设的先河。
2020年,凭借储气库井施工技术,三队参与中盐、华能集团实施的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发电项目——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负责施工大口径储能井2口,成为国内首个涉足地下盐穴储能井施工领域的专业化队伍。
目前,三队在国内盐穴储库技术领域实现了“三个首创”:即首创盐穴老腔再利用施工技术,首创盐穴储气库建设大口径“S”型丛式井施工技术,首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井施工技术。利用这些技术,三队施工完成大口径盐穴储气储能井29口,实现4座废弃盐穴老腔近120万方地下空间投产利用,为能源资源调配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资源保障敢担当
多年来,三队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践行中央企业使命,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三队先后在邢台、邯郸、淮南、皖北、永城、安阳等地区,利用煤矿防治水领域钻探优势,采用地面定向钻进多分支水平井手段,开展治理区域超前治理,为煤矿安全开采和煤炭资源解放提供了保障。三队今年还积极参与某煤矿瓦斯爆炸救援任务,第一时间集合设备人员赶赴事故现场,累计完成7口钻井4400余米定向技术服务,全部打到预订靶位,为煤矿抢险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
此外,三队还积极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近两年先后实施了石榴子石、矾矿、铁矿等资源勘查。其中,在连云港开展石榴子石勘探项目,提交石榴子石矿物量1065万吨,较先期普查资源量翻一番,达到大型矿床价值。在安徽省池州市实施钒矿勘查,通过外围找矿、深部控制,新增15倍二氧化矾资源量。
新的历史起点上,三队将坚持“地质立本、科技赋能”发展理念,牢记地质报国使命,扎实做好煤矿、盐矿全生命周期地质服务,努力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贡献。